教育部等15部门发文,联合实施近视防控“光明行动”
关
注
我
们
近视防控
光明行动
5月11日,教育部举行了新闻通气会,集中发布了由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、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,以及《学前、小学、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》等3个文件。
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刘宝平
在新闻通气会上,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宝平反映,“思想重视程度过低,学生课业负担过重,电子产品使用过早过度,体育锻炼过少,近视防控市场过杂”是防控近视“最难啃的骨头”。
此次,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明确了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目标。
牢固树立“健康第一”的教育理念,坚持综合防控、科学防控、精准防控、有效防控,实施一批专项行动,健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格局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政府、学校、医疗卫生机构、学生、家庭、社会协同推进,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健康观、教育观、成才观,形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、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,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。
聚焦近视防控
开展八个专项行动
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聚焦近视防控的关键领域、核心要素和重点环节,联合开展8个专项行动。
01
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
教育每名学生强化“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”意识。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,养成健康习惯,并向家长宣传。
02
减轻学生学业负担
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,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、跟风报班,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。
03
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
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、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。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。建立完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,指导各地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儿童青少年健身科普工作,吸引更多儿童青少年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。
04
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
指导各地落实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、禁止带入课堂。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,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,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。
05
落实视力健康监测
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监测数据库,每年开展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动态监测,努力实现县(区)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全覆盖。
06
改善学生视觉环境
指导各地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,落实教室、宿舍、图书馆(阅览室)等采光和照明要求,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、坐姿矫正器,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。
07
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
发挥医院专业优势,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。制定跟踪干预措施,检查和矫正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。发挥高校、科研院所科研作用,开展近视防控科研攻关,加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。
08
加强视力健康教育
发布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,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形成科学用眼行为习惯。以开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视频课程为基础,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教育资源库。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在学校内部活动的健康教育社团,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。
学前、小学、中学
近视防控指引
本次发布的《学前、小学、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》,以下简称《指引》,将为学校、家长、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供专业指南。
学前阶段
0—6周岁是孩子眼部发育过程中最容易引起近视的时期,这个阶段采取防控举措的主体对象是家长,要密切关注幼儿的眼健康,对3—6周岁的孩子,防控重点是控制看电视、玩手机的时间。
小学阶段
小学阶段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,是重点监测阶段。要增加体育锻炼、注意用眼环境和保持读写坐姿、减轻学业负担、严选读物材质和字体、控制用眼时间、均衡膳食和规律作息、定期监测视力、科学矫正近视,突出“习惯养成,积极预防”。
中学阶段
中学阶段学业任务繁重,面临中考、高考的压力,学生的用眼强度达到高峰期,需要特别注意近视程度加深问题。学生要掌握爱眼护眼知识,做到劳逸结合,控制阅读时间和电子产品使用时长,养成规律、健康生活方式,加强近视普查、防范高度近视。做到“主动参与,科学防控”。
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通过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专家指导、学校教育、家庭配合,营造出良好的氛围,共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,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个光明的未来。
AK镜,科学防控青少年近视黑科技,愿为青少年近视防控贡献一份力量,共同推进青少年视力健康发展。
★ AK镜 ★
科学防控近视
改善视力每一天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